微信公众号

国际数据库





期刊简介
期刊名称: 船舶工程
创办日期: 1979年
主管部门: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中国造船工程学会
出版周期: 月刊
电话: 021-64416390
Email: cbgc@cssmc.cn
国内统一刊号(CN): 31-1281/U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6982
2025年09期
基于全耦合分析的大型邮轮坐墩安全设计
刘汶征;张延昌;叶飞;陈刚;[目的]针对大型邮轮坞内坐墩时存在的坐墩质量大、坐墩时间长、艏部型线外飘大和艏部坞墩受力大等特点,保证坐墩作业安全,开展坞墩布置设计方法研究。[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的船体-坞墩-坞底板-桩基全耦合坐墩分析方法,梳理形成考虑全耦合安全分析的船舶坐墩布置设计流程及布墩精度要求,设计出特定高度的门架式支撑工装传递特定质量载荷,并在大型邮轮坞墩布置设计优化中应用。[结果]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全耦合邮轮坐墩分析方法能实现对船舶坐墩系统多体相互作用的精准模拟;通过门架式支撑工装能显著减小坞底板中间区域的变形。[结论]研究成果可供大型邮轮的坐墩安全性评估以及其他船型的坐墩方案评估与优化参考。
融合动态双注意力与多模态特征金字塔的邮轮避碰小目标检测算法及试验验证
董筱雨;蔡薇;谭钱;王代军;李世洋;王启灵;[目的]为了有效抑制水面波浪动态干扰、漂浮物遮挡及能见度波动等环境噪声,实现此类船型动态数据与视觉特征的多模态融合,[方法]提出面向大型邮轮及客船避碰预警应用的动态双注意力机制(DDA)-YOLO检测算法,并融合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动态数据与视觉特征。基于船池模拟试验构建的数据集,模拟大型客船进出港口等复杂航道的航行过程,并对算法进行全面实施效果测试。同时,开展消融试验,验证各组件对模型性能的作用。[结果]结果表明:DDA-YOLO模型在Io U阈值0.5的标准下,对船舶、浮标等目标的平均检测精度达0.811,相较于基线YOLOv11模型提升23.4%,参数量减少30%,推理速度达52帧/s。消融试验证实:卷积块注意力模块(CBAM)、空间上下文感知模块(SCAM)及各组件组合对模型性能具有显著提升作用;DDA机制提高小目标检测精度,各组件协同实现检测精度与效率的优化与平衡。多模态特征金字塔(MM-FPN)有效融合AIS动态信息与视觉特征,进一步提升检测鲁棒性。[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大型客船避碰预警技术的优化与应用提供参考。
15万总吨级大型邮轮船型开发概述
马网扣;张梦婷;高攀;[目的]为促进我国大型邮轮自主研发发展,[方法]简要回顾15万总吨级大型邮轮的开发历程,详细阐述项目工作思路与关键点、主尺度比选论证及总布置规划,并扼要介绍线型比选优化、破舱稳性校核、能效设计指数(EEDI)核算、结构建模、高级撤离仿真分析、安全返港系统评估、替代设计定性分析、系泊与拖带系统等主要性能与系统的设计分析工作。[结果]该型邮轮的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同类主流船型的先进水平,部分总体性能通过水池试验验证,图纸成果取得船级社认可。[结论]研究成果可为我国的邮轮自主开发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基于黏聚单元法的海冰弯曲强度数值模拟
谢昆江;王庆丰;周利;何光伟;丁仕风;[目的]为深入分析海冰的弯曲强度特性,降低其对海洋结构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针对海冰弯曲失效机制,基于黏聚单元法(CEM)建立海冰3点弯曲数值模型,结合均化弹塑性本构模型对海冰弯曲强度进行数值模拟。采用LS-DYNA软件实现模型计算,并将模拟结果与渤海海冰试验数据相对比,结果显示二者高度吻合,误差仅为1.7%,说明该模型有效、准确。[结果]在此基础上开展海冰弯曲强度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网格尺寸对计算结果影响显著;牵引力-分离(TSL)曲线差异会引起强度变化;断裂能量释放率与弯曲强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弯曲强度对加载速率的敏感性较低,且与国外学者研究结论一致。[结论]提出的数值计算方法可有效模拟海冰的弯曲破坏过程,为船-冰相互作用预测奠定基础。
最新动态
访问量统计
今日访问量: 409